有人說,紅茶是貴族的飲品。其實不全如此,滇紅茶就上得大家廳堂,也入得了尋常百姓家。
它既是英國皇家的心頭好,也是國家指定的外事禮茶,更是千家萬戶茶幾上常備的待客之物。
今天,不論是在英國的復古電視劇、電影里,還是在巴塞羅那的街邊咖啡館里,你都有機會看到滇紅茶的身影。
但這杯香高味濃的滇紅茶里,流動著一個國家的苦難與傷痛,也承載著一個民族的光榮與夢想。
△ 1939滇香之源·滇紅工夫,橙黃禮盒明媚大氣,品贈皆宜。
為戰(zhàn)而生的“英雄茶”
“滇紅”的誕生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滇紅之父”——馮紹裘,他改寫了中國只用小葉種茶做紅茶的歷史。
400多年來,紅茶一直都是世界茶葉貿(mào)易的主角,是一個鮮活的文化符號。而滇紅茶的登場,其實是為了出口換匯。
紅茶是當時的重要出口商品,政府通過國際茶葉貿(mào)易賺取外匯,以換購戰(zhàn)爭所需的軍備。
然而,受戰(zhàn)爭影響,傳統(tǒng)紅茶產(chǎn)區(qū)相繼淪陷,安徽、福建等中國紅茶的傳統(tǒng)產(chǎn)區(qū)無法正常生產(chǎn),國家需要尋找新的產(chǎn)區(qū)來彌補紅茶出口的空缺,帶來充足的外匯。
政府為維持紅茶的外銷市場,計劃在硝煙涉及較少的西南地區(qū)開辟新的紅茶制作基地,以鞏固中國茶的市場地位,維持戰(zhàn)爭軍需的供給。
△ 1939滇香之源·滇紅工夫,小罐實拍。精致小罐,獨立分裝,隨行隨享。
可以說,云南紅茶的誕生是帶著使命的。
“不曾生產(chǎn)過紅茶的云南,能否制出好的紅茶呢?”接下制茶任務的制茶技術(shù)員馮紹裘心里也不免打鼓。
但當馮紹裘在云南實地調(diào)查,仔細端詳著手里的幾片鮮葉,輕輕捏揉,放進嘴里慢慢咀嚼,立即感受到大葉種茶與小葉種茶巨大的不同——茶多酚含量高,這意味大葉種茶滋味醇厚。
他當即下定決心,要在鳳慶試制紅茶。這是一個大膽而有魄力的舉動,因為在此之前中國的紅茶,都是用小葉種茶做的,從來沒有人想過要用云南大葉種茶來做紅茶原料。
△ 1939滇香之源·滇紅工夫,茶湯實拍。湯色橙黃油潤,通透清澈,香氣豐富,茶湯飽滿,溫潤淳和,有內(nèi)質(zhì)感。
1938年,馮紹裘首次用鳳山大葉種茶制成紅茶“云紅”(后借云南“滇”的簡稱和滇池的秀麗雅致更名為滇紅),滇紅茶由此誕生!
1939年,滇紅開始批量生產(chǎn),馥郁的滇紅茶香從鳳慶飄散開,漂洋過海,抵達大洋彼岸,由此,云南紅茶與世界第一次相遇。1939年,也由此成為滇紅茶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頁。
而今,七彩云南慶灃祥尋香溯源,續(xù)寫滇紅傳奇,推出1939滇香之源·滇紅工夫。
△ 1939滇香之源·滇紅工夫,禮盒內(nèi)附產(chǎn)品說明卡。
續(xù)寫傳奇:
1939滇香之源·滇紅工夫
馮紹裘先生當時在云南實地考察時,認為鳳慶茶樹成林,且均為喬木型的單本植物,芽壯葉肥,白毫濃密,茶樹生長周期長,茶葉內(nèi)含大量的茶多酚,產(chǎn)量高,品質(zhì)好,是十分理想的紅茶制作原料。
再加上云南氣候溫暖,四季如春,土壤肥沃,茶樹生長旺盛,從3月到11月都可以采摘芽葉,量多質(zhì)優(yōu),可與印度、斯里蘭卡大葉種紅茶相媲美。
云南大葉種制出的紅茶形美、色艷、香高、味濃,具有“印錫紅茶之色澤,祁門紅茶之香氣”。
△ 1939滇香之源·滇紅工夫,干茶實拍。滇紅工夫精選云南鳳慶境內(nèi)高山茶園內(nèi),稀有細葉喬木茶為原料精制而成。條索緊直修長如松針,色澤烏黑油潤,身骨重實,葉形完整,多鋒苗,金毫顯著,凈度好。
“‘滇紅’以它特有的香高味濃而著稱于世,以它獨特的形美色艷馳名中外……”中國著名紅茶專家、制茶之父、“滇紅”創(chuàng)始人馮紹裘在《滇紅史略》中這樣描述。
七彩云南慶灃祥為了紀念1939年,也為續(xù)寫傳奇,推出的1939滇香之源·滇紅工夫,選用“滇紅”的誕生地,“滇紅”之鄉(xiāng)的鳳慶原料,沿用傳統(tǒng)滇紅茶制作工藝,讓其呈現(xiàn)出集形美、色艷、香高、味濃于一身的好茶。
△ 1939滇香之源·滇紅工夫,葉底實拍。葉底紅亮帶褐,鮮活柔韌,芽葉清晰可見,飽滿鮮活。
滇紅工夫條索壯實,金豪顯露,干茶聞之有蜜香,蘭香;湯色紅艷通透,如琥珀一般;入口水生香,香帶甜,香甜在口中潤開來,經(jīng)久不散。
單飲合適,搭配糖、奶、蜂蜜、檸檬、玫瑰花等來調(diào)飲,又可解鎖不一樣的豐富的口感。
△ 1939滇香之源·滇紅工夫,茶湯實拍。茶湯入口鮮爽甜柔,湯感絲滑,蜜香蘭香交相縈繞,香中帶甜,經(jīng)久不散。
荷蘭人把茶葉帶到歐洲,英國人把喝茶的傳統(tǒng)發(fā)揚光大,一杯杯紅茶,隨著日不落帝國的征途,紅動四方。如今日不落帝國的輝煌已經(jīng)遠去,一杯杯紅茶卻依然香飄四方。
【參考資料】:《云南紅茶教科書》,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周重林、張宇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