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國家級茶藝師!別了,高級評茶員!茶葉江湖里,從此沒有你
茶友網(wǎng)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別了,國家級茶藝師!別了,高級評茶員!茶葉江湖里,從此沒有你

  7月10日,人社部發(fā)布: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yè)資格退出目錄。

  76個退出目錄中,茶行業(yè)的茶藝師和評茶員就在其中。 

  
  

  1999年,茶藝師正式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分類大典》。2015年,評茶員也正式列入。

  21年后,今年9月30日,茶藝師將退出國家職業(yè)資格目錄。評茶員剛過5年,今年12月31日,也將退出國家職業(yè)資格目錄。

  茶行業(yè)兩個舉足輕重的職業(yè)資格證,走向何方?茶藝師,今后何去何從?

  - 01 -

  幾家歡樂幾家愁

  一聽茶藝師和評茶員即將退出國家職業(yè)資格,茶行業(yè)很多有證或想考證的小伙伴,馬上就慌了。

  以后是不是沒有茶藝師和評茶員這兩個證了。

  當然不是,茶藝師和評茶員這兩個職業(yè)依然有,但以后這兩個證不是由國家評定,而是變成第三方機構(gòu)評定。

  國家考核突然變成第三方機構(gòu)評定,如此一來,幾家歡樂幾家愁。 

  第三方機構(gòu)評定,從業(yè)者更專業(yè)

  改為第三方評定的最大好處,唯一好處,在于培養(yǎng)更專業(yè)的人才。六大茶類的知識肯定還有,但考證的人可以專攻自己喜歡的茶類,喜歡普洱茶的,想從事普洱茶,只需要對普洱茶精益求精即可,其他六大茶類知識,略懂就行。

  國家考核轉(zhuǎn)由第三方機構(gòu)評定,最大的好處,就是讓從業(yè)者更專業(yè),滿足各大茶類的專業(yè)需求。  

  但這一取消,帶來的問題也不少。

  最核心的,第三方機構(gòu)是誰?

  當?shù)厝耸虏块T?還是茶葉協(xié)會?或者行業(yè)龍頭企業(yè)?

  如果交由當?shù)厝耸虏块T評定還好,畢竟還在公有制范圍內(nèi),大家都認可。

  如果交給了其他機構(gòu)。以前國家考核的東西,如今交給了市場!各種茶葉培訓機構(gòu)會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很多人不想賣茶了,開個茶葉培訓機構(gòu)活得更滋潤(大學里,茶學專業(yè)有廣闊的市場)。

  如果第三方機構(gòu)在行業(yè)內(nèi)沒有足夠的號召力,那證書含金量直線下降,以前考個國家級的,在一些小茶企可以持證上崗。如果,第三方機構(gòu)跟茶老板不熟的話,茶老板可能不認,也就是說,證書權(quán)威性下降。  

  考證的人大多是從事茶葉的小哥哥小姐姐,更多是大學茶學專業(yè)的人。以前,國家認可的茶藝師、評茶員幾乎人人都想考。

  如今交由第三方機構(gòu)評定后,選哪家機構(gòu),考哪一家的,又是個問題。學費也是不小的一筆,這一點,家里有娃的朋友最能理解,培訓什么課程,都是一大筆開銷。  

  避不了的選擇困難癥

  考茶藝師的人以前看《茶藝師國家標準》和《茶藝師》教程。如今考核依據(jù)是什么,新頒布的《茶藝師國家職業(yè)技能標準》《評茶員國家職業(yè)技能標準》?找《茶藝師》《評茶員》的題庫?

  如果要培養(yǎng)專業(yè)的茶葉人才,普洱茶越陳越香、名山古純。白茶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黑茶的千兩茶,金花技術(shù)……

  各大茶類,各有各的核心理念,一套教材顯然不能滿足所有茶類的需求,賣教材的人也多了(銷量最好的書就是教材)。

  總之,國家考核交予市場主體由市場決定,說明對茶藝師、評茶員的人才要求越來越專業(yè),同時,考證費用、成本也越來越高。

  而有國家認可的證書的人,手里的小本本,含金量也越來越高。

  - 02 -

  玫瑰不叫玫瑰,依然芳香如故

  評茶員也好,茶藝師也罷,術(shù)業(yè)有專攻,而最終,都是為了服務茶葉市場。

  評茶員以感覺器官評定茶葉品質(zhì),色、香、味、形等方面。在普洱茶行業(yè),滿地的臺地茶冒充古樹茶,行業(yè)最大的痛點是山頭信任危機。

  如果評茶員能靠感官分辨出普洱茶是不是古樹,絕對能在普洱茶行業(yè)吃香喝辣,但這樣的核心技能,絕大多數(shù)評茶員顯然不具備(行業(yè)內(nèi),基本沒人能做到)。

  隨著國家認證評茶員資質(zhì)的取消,普洱茶行業(yè),評茶員需求將會進一步減小。 

  茶藝師,卻是整個茶行業(yè)的剛需。

  茶行業(yè)仍然以線下為主,依然是傳統(tǒng)行業(yè)。

  我國茶葉銷售,電商平臺只占茶葉銷量的8.6%,茶行業(yè)的主體,仍然是幾十萬家線下門店,這就決定了,縱然國家認證改成第三方機構(gòu)認證,茶藝師仍然有很大的市場空間,茶葉店里少不了小姐姐小哥哥,但對茶藝師的要求也更高。

  外行人理解的茶藝師,大概是每天坐著泡泡茶,就有收入。其實,這是對茶藝師最大的誤解。

  茶藝師,要泡得了茶葉,做得了銷售,還搬得了倉庫??傊灰唾u茶有關(guān)的,茶藝師都做(大多數(shù)公司都是這樣)。

  茶藝師,最核心的技能是泡茶,不僅要泡得美,還要泡得好喝,最終目的還是為了促成交易。

  這決定了茶藝師真正的技能,不是學習哪一款教材,不是考什么級別的證書,而是實用。  

  茶藝師,書生與江湖

  書生與江湖,永遠是江湖更勝一籌,這在任何行業(yè)都一樣。

  諸葛亮頂級書生,始終被賣鞋起家的劉備駕馭。劉備臨死前,還以退為進,將了諸葛亮一軍。表面說如果阿斗扶不起來,丞相可自立為成都之主,嚇得諸葛亮連忙磕頭,表示絕對不敢,愿效死命。

  背地里又對趙云使了一招:之所以不中用子龍你,是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以后我兒子交給你了,你要好好保護他。

  茶藝師也是一樣,表面上只需要泡泡茶,跟上門的客戶聊聊天。但證書只是加分項,核心目標只有一個,賣茶(體驗生活的除外)!

  縱然有最高等級的茶藝師證書,但泡茶不美,泡茶不香、還沒味,把頂級好茶泡出9塊9包郵的水平。與客戶交談,三言兩語得罪人,百人無法成交一單。這樣的茶藝師,沒有哪家公司敢聘用。

  相反的,縱然沒有茶藝師證,能按照客戶需求,泡出不同的口味??蛻粝矚g蜜香,就泡出香味。客戶喜歡湯感,就泡得細膩甜美,通過控制注水、時間、出湯,把一款茶,泡出千滋百味。與人交談,多理解、多傾聽,寧可服軟,也不與人爭個一二,這才是茶的智慧。

  按照教材照本宣科,肯定不行,在茶圈混,江湖方顯真才實學。

  書生,只研習書本;江湖,卻執(zhí)著于對“茶”的領(lǐng)悟!  

  面對懂茶的人,不懂茶的人

  懂茶的人嫌棄不懂茶的人,不懂茶的人又說懂茶的人裝。這是任何茶藝師都要面對的。

  茶葉,是最特別的飲料。國人追捧的法國葡萄酒,因為香氣口感回味令人著迷。但喝了茶之后,就發(fā)現(xiàn):茶的香味,不僅有嗅到的氣體香,更有令人著迷的湯香。

  茶的口感不僅有天鵝絨般的質(zhì)感,也有細膩的水路。茶,還具備任何葡萄酒都不具備的生津,好茶入喉,滿口生津,只可意會,很難言傳。

  一款好茶,如頂級名莊葡萄酒,令人著迷。但是,茶是唯一具備精神屬性的飲料,這也是茶客無法離開茶的重要原因。

  懂茶的人與不懂茶的人,始終困擾著茶藝師,茶藝師如果看不透,很容易得罪人。  

  有的人懂茶,喝茶講究儀式感。一餅好茶,三五好友,爐火慢煮,細細品味。這樣的生活,光想就覺得很美。

  有的人不懂茶,喝茶只為解渴,三杯下肚,也是分外舒服。然而,懂茶的人看在眼里,牛飲簡直就是對茶的褻瀆。

  殊不知,口渴牛飲也好,閑情慢煮也罷,每一種都是生活方式,根據(jù)不同的人,不同的喜好,不同的場景,大家開心就好。

  或許,一個人,終其一生,也無法悟透一款茶,人生如茶也好,先苦后甜也罷。細細慢品也好,海喝牛飲也罷。

  只需要明白,茶行業(yè),有一種人,不懂茶,只追求性價比。更有一種人,懂茶,他們有一種東西,叫茶葉情懷。 

  面對不同年齡的人,求同存異

  人到中年,方才知曉茶的好。既有健康、養(yǎng)生的功效,又可以作為情感的寄托。可以說,喝茶的人,絕大多數(shù)是中年人。

  20多歲的茶藝師小姐姐,面對40歲的老茶客,一個買茶,一個賣茶,說的津津有味,但意見不同的事,也時有發(fā)生。

  20歲的小姐姐泡茶,注重一款茶的香氣口感滋味,著重把茶葉質(zhì)量介紹給老茶客。但老茶客心里,天下茶葉,已經(jīng)喝過十之七八。人生所求,不過在茶里尋一二知己,說起茶來,張口人生如茶,閉口大道至簡。

  聽得20歲的茶藝師一臉懵逼,人生如茶是啥?大道至簡又是啥?以前還聽說過禪茶一味呢!  

  年輕茶藝師有自己的生活方式,40歲的老茶客有看人無數(shù)的閱歷。這都沒有錯,一杯茶,年齡不同,所求不同而已。

  20歲的茶藝師,在40歲的老茶客面前,捧著一杯茶,大談人生如茶,額...畫面感太強,這無異于關(guān)公面前耍大刀,老茶客未必看得下去。

  20歲有20歲的樣子,泡茶就好好泡茶,泡茶姿勢要美,茶湯入杯要香,最重要的是對長輩多三分尊重(任何行業(yè)都一樣)。

  等20歲的茶藝師到了40歲,有了人生閱歷,嘗過生活的酸甜苦辣,有了生活經(jīng)驗。那時候,簡簡單單一句人生如茶,不同的人,不同的理解,話音出口,只可意會。

  重要的事說三遍,茶藝師小姐姐,面對長輩,無論懂茶也好,不懂茶也罷,都該敬他三分,敬他三分,敬他三分,尤其在茶行業(yè)。  

  茶藝師,繞不開的茶道

  70年來,中國市場倒閉的飲料,少說也有上百家,幾十種。唯獨茶葉,綿延千年而不衰,因為國人喝茶,更講究精神屬性。國人喝茶,繞不開的茶道。

  “道”,精神層面的東西,可理解為一個人的內(nèi)在修養(yǎng),某種感悟。

  茶道也是一樣,無論一個人對茶的感悟多么深刻,那僅代表他的立場與觀點。一個人的經(jīng)歷,感知、年齡、背景、學識、經(jīng)驗、情感、智力等因素不同,各人的認知體悟自然不同。

  一個人喝茶的時間、地點、對象,甚至泡茶的水不同,所理解的茶道自然不同。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茶道,終究是自己悟出來,不同的人,不同的理解,當求同存異。  

  一杯茶,怎么理解都行,有的人為了喝,有的人當成精神的寄托。茶藝師最忌諱的,便是為了爭一個“茶道”,與人爭得面紅耳赤。

  茶藝師只需記住:一個人理解的茶道,一定和他的生活經(jīng)歷有關(guān)。記住這個中心,余下的,自由發(fā)揮罷。

  這世間的事,正如一杯茶,上一秒還是溫的,下一秒便涼了,再把冷茶溫熱,卻也不是最初的味道。

  世事多變,茶藝師也好,評茶員也罷。評選方式也好、書生江湖也罷,總要適合時宜!

  往日的教條無法適應時下的需求,總該圖變,六大茶類知識背得滾瓜爛熟,卻只對普洱茶情有獨鐘,倒也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嫌疑。

  只是,無論茶藝師,還是評茶員,縱然選評方式如何改變,都和茶行業(yè)其他從業(yè)者一樣,只為了在茶葉這個江湖里,得一隅生存的環(huán)境。

  唯有,一杯茶,敬往昔歲月!

  一杯茶,敬未來可期!

  一杯茶,敬順其自然!

  來源: 網(wǎng)茶會習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