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網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權威

基于高光譜成像和外觀特征的祁門工夫紅茶質量數字化評判

紅茶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無酒精飲料之一,由茶樹的幼嫩枝葉加工而成。近年來,隨著紅茶的藥用價值和保健作用得到實驗的進一步證實,全球紅茶消費量持續(xù)增長。工夫紅茶作為紅茶的主要品類之一,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茶品。其緊細的外形和醇厚的口感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權威
5閱讀
·
6月20日 06:15

茶葉中吡咯里西啶生物堿風險評估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葉質量與風險評估創(chuàng)新團隊揭示了吡咯里西啶生物堿(PAs)及其N-氧化物(PANOs)在茶樹(CamelliasinensisL.)中的吸收轉運規(guī)律及其降解機制,在茶葉中PAs/PANOs污染物風險評估研究中取得

權威
7閱讀
·
6月5日 06:10

云南茶葉所以重大科技專項實現精深加工技術多元化,實現科技成果

近日,由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承擔的云南省重大科技專項“世界大葉茶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建設及成果產業(yè)化”項目通過了現場驗收。項目立足云南大葉茶資源與品種、云南生態(tài)、茶品類與品質、品牌等特色和優(yōu)勢。針對大葉茶風味物質、品質調控加工技術與標準的研發(fā)與

權威
5閱讀
·
6月4日 03:23

屠幼英:新質生產力引領茶食品新賽道

隨著對美好生活的關注,茶食品,作為綠色的健康食品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百姓所喜愛。茶食品不但保留了茶葉內含的多種營養(yǎng)成分,如維生素、多酚、氨基酸、糖類及礦物質等,可以完善食品的營養(yǎng)結構,而且可以調節(jié)食品原有的口味,在口感上不會過甜或油膩,減少糖和脂

權威
9閱讀
·
5月28日 05:47

研究證實茶園間作大葉千斤拔能誘集茶蚜 間接提高茶葉品質

多年生茶園內棲息有近千種節(jié)肢動物,包括植食性害蟲、天敵昆蟲和蜘蛛等,其中刺吸式害蟲,如茶蚜嚴重損害茶葉的質量和產量。誘集植物作為一種替代植物,通過吸引目標害蟲或天敵,減輕害蟲對主栽植物的危害。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10日發(fā)布消息稱,研究

權威
15閱讀
·
5月12日 09:38

綠茶制作過程中為什么要進行攤青和揉捻工藝?國際高水平學術論文告訴你答案!

前言綠茶作為一種非發(fā)酵茶產品,比其他茶產品含有更多苦澀味的非揮發(fā)性化合物,包括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多酚、黃烷-3-醇和黃酮醇糖苷。這些非揮發(fā)性物質給人提供了鮮、醇或甜的感覺。EGCG是綠茶中含量最豐富的兒茶素,由于其抗氧化活

權威
6閱讀
·
5月7日 07:29

茶及植物類芳香水的加工工藝及生物活性研究進展

茶及植物類芳香水是近年來市場出現的一類以茶及其他植物的葉、花、果等具有特征性香氣部位為原料,經香氣萃取后,開發(fā)成香型逼真、香氣濃郁、澄清透明的芳香水劑類產品。起初,人們發(fā)現花卉或草本類精油在蒸餾萃取過程中留下來的水溶液具有與精油類似的特征性香

權威
9閱讀
·
4月18日 01:16

茶與健康,茶多糖研究進展與展望

茶是一種健康飲料,具有多種健康屬性,如抗氧化、降血糖等。茶葉中的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咖啡堿等化學成分具有多種生物活性。茶多糖(Teapolysaccharide,TPS)是一類結合蛋白質的酸性多糖或酸性糖蛋白,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復合多糖。近

權威
20閱讀
·
4月2日 07:57

茶黃素活性功效、應用現狀及對策研究

茶黃素(Theaflavins,TFs)是茶葉加工過程中形成的色素,是茶多酚及其衍生物氧化聚合形成的一類具有多個羥基或酚羥基的苯駢卓酚酮結構的水溶性化合物。1957年ROBERTS等首次從紅茶中分離得到含有TFs的混合物。NONAKA等發(fā)現T

權威
15閱讀
·
2024年3月29日 08:26

白茶風味品質形成與調控技術研究進展④——理論研究與技術應用展望

21世紀以來,白茶產業(yè)切入了“穩(wěn)固脫貧基礎、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的快車道,并呈現出“產銷兩旺”的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同時與其風味品質、生化成分、健康功效、加工技術、生產裝備、飲用方式、精深加工等為主題的相關研究大幅涌現。從茶園鮮葉培育、工廠加工存貯,

權威
14閱讀
·
2024年3月23日 09:46

白茶風味品質形成與調控技術研究進展②——白茶風味品質形成的基本生化原理

01白茶特征風味品質形成的生化基礎主要滋味成分為探明白茶特征滋味品質形成的生化基礎,TAN等對58只不同年份商品白茶(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和緊壓白茶)中的兒茶素、水解單寧、酚酸、黃酮醇苷、生物堿、茶氨酸和4種主要茶黃素進行了分析測定,結果表

權威
3閱讀
·
2024年3月23日 03:31

白茶風味品質形成與調控技術研究進展③——白茶風味品質的主要生產調控技術

01基于鮮葉原料的風味品質調控除地方群體品種外,多數適制白茶的品種芽頭肥壯、茸毛較多,且具有高氨基酸含量特征,另輔以自然成形的生產工藝,芽心肥壯、茸毛潔白、芽葉連枝、清甜顯毫香等審評術語常被用于白茶產品風味品質的感官評價。葉乃興等分別測定了‘

權威
9閱讀
·
2024年3月23日 03:16

福建農林大學植物病毒研究所聯合福州海關技術中心探索福建省茶樹病毒種類鑒定及多重PCR檢測技術的建立

茶樹(Camelliasinensis)是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屬(Camellia)的一種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多年生木本植物,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生產國和消費國,國內茶樹種植主要分布在南部20多個省。其中,福建是我國重要的產茶大省,

權威
7閱讀
·
2024年3月12日 09:36

白茶風味品質形成與調控技術研究進展①——白茶產品主要種類與品質影響因素

白茶發(fā)源和主產于福建,系中國傳統(tǒng)六大茶類中的特色小眾茶類。由于其制法獨特、不炒不揉,芽葉外形自然舒展、內質清甜爽口,另因具有潛在的“三降三抗”等保健功效而廣為消費者青睞。隨著國內外白茶飲用熱潮的興起,大力推動了白茶產區(qū)的向外擴張和產銷量的逐年

權威
8閱讀
·
2024年3月4日 02:07

南昌海關發(fā)布促進江西出口茶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十條"措施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紅其拉甫海關全體關員重要回信和考察江西時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目標定位,持續(xù)唱響“關'助'發(fā)展”品牌,推動江西特色茶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綠色發(fā)展,南昌海關立足省情,結合業(yè)務實際與產業(yè)需求,發(fā)布《促

權威
2閱讀
·
2024年3月2日 06:17

標準解讀 : T/ZJTSS 012-2023《顆粒形綠茶》

2023年12月19日,浙江省茶葉學會團體標準T/ZJTSS012-2023《顆粒形綠茶》正式發(fā)布,該標準由我所牽頭、浙江省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浙江大學等科研院校、農技中心和生產企業(yè)16家參與制定。文件規(guī)定了顆粒形綠茶產品的術語和定義、產品分類

權威
6閱讀
·
2024年2月29日 08:24

普洱茶中的金花研究

普洱茶中的金花研究作者簡介張理珉云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國家標準《地理標志產品普洱茶》主要起草人,圍繞著云南茶葉深加工,從事普洱茶微生物和發(fā)酵工藝技術研究。程立忠云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微生物學方面教學和科研工作。2010年,

權威
20閱讀
·
2024年2月27日 01:19

科研進展:茶樹葉色白化的遺傳機制解析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樹種質資源創(chuàng)新團隊在茶樹葉色變異的遺傳機制解析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結果以AKeyMutationinMagnesiumChelataseISubunitLeadstoaChlorophyll-deficie

權威
6閱讀
·
2024年2月21日 01:58

Cell子刊:茶樹根部微生物群影響茶葉品質的機制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擁有大量的茶樹種質資源。不同茶樹品種制成的茶葉滋味不同。常飲烏龍茶的人都知道“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韻不過大紅袍”。同時,不同生境生產的同一品種的茶樹制成的茶葉滋味不同。唐代“茶圣”陸羽在《茶經》中對茶葉生長環(huán)境的要求做

權威
9閱讀
·
2024年2月20日 08:59

你的茶葉不鮮爽,可能是缺少有益菌

茶樹是一種多年生木本作物,從樹上采摘的嫩梢制作而成的茶葉因其風味和口感已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無酒精飲料之一。茶葉中豐富的次生代謝產物與其獨特的風味密切相關,并受到營養(yǎng)物質(土壤肥力)有效性的極大影響。通過增加氮供應,茶樹嫩梢中茶氨酸和兒茶素的

權威
22閱讀
·
2024年2月3日 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