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瓢的底部須注意的點
對于喜愛紫砂壺的朋友們來說,石瓢這一款經(jīng)典的器形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而我們今天要聊的,便是石瓢的一些小細節(jié),而且很多壺友不一定知道。
便是石瓢的底足的變化。
石瓢壺最早由陳曼生設計制作,往后由歷代文人參與設計,演變亦有多種,子冶石瓢、心舟石瓢、矮石瓢、景舟石瓢等等。
形制的區(qū)別,也導致壺的區(qū)別, 大家手里如果有幾把這樣的石瓢的話,是可以拿出來對比著看的,不同壺的足、底都有區(qū)別。
子冶石瓢 柱足
石瓢之中較為經(jīng)典的子冶石瓢壺,底部便是三個柱形底足,整個采取一個暗接的工藝,體現(xiàn)工藝細節(jié)。
要處理的干凈、且三角對稱把握極好,柱形的足配合恰當,搭配壺身的身筒,顯得端莊挺立,這是子冶石瓢的足。
景舟石瓢 圍棋足
子冶石瓢被稱之為瘦瓢,而景舟石瓢則被稱之為滿瓢,景舟石瓢要做的是飽滿、大氣,景舟的底足,為圓形的圍棋足。
這個圍棋足也是和飽滿、豐潤的壺身搭配的,圓形的圍棋足,同樣要做到飽滿,如果用柱足的話,就會顯得不搭調(diào)了。
矮石瓢 釘足
矮石瓢是石瓢的眾多器形中非常有意思的一款,首先它不是我們常見的直流,而且底足也是采用的釘足。
我們常見的釘足多是一些取古器的形,而這也是矮石瓢的特點,壺身筒變矮扁,自然各部件也要隨著變化,釘足給了矮石瓢不同的韻味。
當然還有我們后來的一捺底的捺瓢(納瓢),也是如今比較常見的幾種樣式。
此外還有一些小方面,例如子冶石瓢的底要平或微鼓,不能有癟凹,而像景舟石瓢的底,一定要是飽滿鼓出的。
好了,關于石瓢的底足方面也大多都是這三種,大家以后看要注意,如果有所謂新樣石瓢不遵循這個的話,那它也就是脫離了紫砂的理,算不得是一把好壺。
來源網(wǎng)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