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即是指茶葉,“功夫茶”則是指泡茶之法。名樅乃錯誤的稱呼,武夷山有很多名叢。
? 功夫,工夫之辨
“功夫茶”是烏龍茶的一種沖泡技巧,興于閩、粵、臺,近些年逐漸向北面?zhèn)鞑?,為飲者津津樂道?/span>
但在不少茶文中,“功夫茶”和“工夫茶”都是指好茶;有的說“功夫茶”、“工夫茶”都是指的一種沖泡技巧;有的說“功夫”是指茶,“工夫”是指沖泡技巧,等等。
筆者的看法是:“工夫茶”即是指茶葉,在清代時是武夷巖茶的一種品名,后指紅茶。
1. 清僧釋超全,俗名阮旻錫,字疇生。布衣士人。
明亡后在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如武夷山為僧,與武夷茶結緣。其《武夷茶歌》中有“如梅斯馥蘭斯香,大抵焙得候香氣。鼎中籠上爐火溫,心閑手敏工夫細”。
說明他看到的武夷佳茗,是靠“工夫細”制出來的。這里的“工夫”顯而易見是力氣、時間之意,后來逐漸引申為花費工夫做出的好茶。
2.清雍正在崇安縣為令三年的劉埥,他在《片刻余閑集》中寫到:
“武夷茶高下共分為兩種:……巖茶中最高老者曰老叢小種,次則小種,次則小種工夫,次則工夫,次則工夫花茶,次則花香……”說明在270多年前“工夫”就是指茶之名稱,且為較珍貴之茶。
3.當代著名茶葉專家吳覺農先生主編的《中國地方志茶葉資料選輯》載:
“武夷巖茶與紅茶都有稱為工夫茶的品種。”民國之后,巖茶就沒有冠以“工夫”字眼了,“工夫”則全指紅茶。如陳宗懋主編的《中國茶經(jīng)·紅茶篇》中,將紅茶分為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三大類,且按地域分為:閩紅工夫、祁門工夫、休寧工夫、川紅工夫、滇紅工夫,等等。而福建“閩紅工夫”又含坦洋、白琳、政和三大工夫。
“功夫茶”則是指泡茶之法。功夫茶這種泡飲技藝,經(jīng)文人雅客、有閑之士發(fā)展、完善,其程序雖然繁復,卻富寓文化,因而為飲者所效仿、沿用。
如今的武夷茶藝、閩式功夫茶、臺灣功夫茶茶藝等都是在此基礎上挖掘、深化而來的,已成了閩、粵、臺飲茶之藝術。近幾年來,功夫茶藝已向中國北方傳播,為北國飲者賞識。
1.清人俞蛟所著《潮嘉風月記·工夫茶》開篇明確寫到“工夫茶,烹制之法”,
講的主要是飲茶時的爐、壺、杯等,后半篇則是泡法技巧。這說明“工夫”二字是指泡技,而不是指茶葉。是后人誤將“功”寫為“工”,還是俞蛟(浙江人)不知潮州方言,將潮州語音“功”、“工”混為一談?不得而知。
2.“功”、“工”在廣東潮汕、福建閩南的方言中音與義是有區(qū)別的。
吳覺農指出:在潮州方言中,“工”念音為“剛”,“功”念音為“攻”。閩南話中的“工”、“功”的音與潮州相近。“工”、“功”二字,義也不一樣:“工”即力氣、時間,“功”為武藝、本領、焙茶的火功等。
這就說明:在茶葉范疇“工夫”與“功夫”是兩個含義。如今盛行的閩式、粵式、臺式功夫茶,也完全是指沖泡技法。只要到閩、粵訪談,并用閩南話和潮州方言研究“工夫”與“功夫”,不但能明了其區(qū)別,且能搞清其由來,因為歷史上和當今這些地區(qū)均系“功夫茶”品飲法的時興地。
筆者曾請教與著名茶葉專家張?zhí)旄?/strong>,他也明確說:“工夫茶為茶名,功夫茶為泡法。”
? 名叢,名樅之辨
在武夷山,甚至在外地經(jīng)銷武夷巖茶的店(館)中,及有的茶書茶文中,甚至有的大部分茶葉全書,都把茶的“名叢”誤寫為“名樅”。這在產茶地區(qū)和茶界人士中,尚知其意,而業(yè)外人士若按字面去解釋,則感莫名其妙。
名叢是從武夷菜茶中挑選出來的優(yōu)異茶葉。在歷史上,由于大都采用有幸的茶籽繁育,非常容易產生變異。武夷山茶農及茶家,則根據(jù)這些茶樹的不同特征和清醒,遴選出各種茶叢,冠以雅名,單獨制作。
早在明代就有珍品“白雞冠”,清代及民國初年,名稱越來越多,竟達千余種。其大體是根據(jù)生產環(huán)境、茶樹形態(tài)、葉片形狀、葉子顏色、發(fā)芽遲早、茶品香型、傳說故事、種植年代等來命名的。至今尚見記載的還有280個。
這些茶名頗具文采、富有內涵,且品質優(yōu)異,深得認同,為武夷巖茶一大特色。2002年國家批準的《武夷巖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條例中,將“名叢”統(tǒng)歸作為武夷山一大類商品茶,并訂有感官標準。
“叢”與“樅”的區(qū)別
“叢”解釋為:“聚集,如:叢生”;“叢”字的繁體字為“叢”,釋之為:“叢生的草木”;“叢”字的異體為“欉”,據(jù)查“欉”用于武夷“名叢”,最早見諸于林馥泉1943年《武夷茶葉之生產制造及運銷》(鉛印本)。后來有人將此字自行簡化拼合成“樅”字。
“樅”,其義為:①樹木名:柳杉、松;②姓:如漢代有樅公;③縣名,樅陽:在安徽省南部。其繁體為“樅”音(zong)。
據(jù)以上的詮釋,“叢”、“樅”含義根本不同,因此武夷名叢和其他單叢的“叢”不可用“樅”。陳宗懋《中國茶經(jīng)》、王鎮(zhèn)恒《中國名茶志》上也均用“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