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翠屏區(qū)是典型的丘陵地區(qū),隨著我國糧食功能保護區(qū)和基本農田保護區(qū)的劃定,茶產業(yè)發(fā)展用地嚴重受限,利用丘陵地區(qū)的大量宜茶荒山和殘次林地建設標準化茶園,是解決茶林、糧經(jīng)用地矛盾的有效途徑。
一
協(xié)調解決茶林用地沖突
在不占用生態(tài)林、退耕還林地和成片林地的基礎上,對零星樹木砍伐前辦理好砍伐手續(xù),做到依法砍伐,將荒山改造后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使荒山變金山銀山,增加農民收入、增加綠化面積、提高林地利用率。
二
科學選擇園地
根據(jù)宜賓市近10年利用坡地建設茶園的經(jīng)驗,在坡度45°以下、土層深度50 cm以上的坡地均可進行坡改梯建設茶園。這樣既能擴大茶園建設的用地空間,又能提高宜茶荒山和殘次林地的利用率,為茶園建設提供大量可利用土地。
三
按標準建設茶園
1. 等高等寬建設臺面
坡地改造標準化茶園應按照環(huán)山水平等高建設,在臺面處理上盡量做到等寬或相對等寬。
2. 臺面寬度適度
為了方便園地改造時宜機作業(yè)和建成后茶園機械化作業(yè),臺面寬度盡量為2 m或2 m的倍數(shù)。
3. 控制梯臺高度
為了保證茶園建成后更加美觀,使茶園建設景觀化,為以后茶旅融合發(fā)展奠定基礎,梯臺高
度控制在1.8 m以內并同坡面等高。
4. 做好固坡護坡
為了防止水土流失,要做到背溝與排水溝的聯(lián)接,防止因排水不暢造成梯臺垮塌,對部分高
填方的地方可用木樁或竹樁進行護坡,建成后短期采用遮陽網(wǎng)覆蓋護坡,長期采用在坡壁種草進行固坡。
四
控制種植密度
通過多年實踐總結,宜賓市茶園每公頃栽45000~52500株較為合理,既能保證茶園前期產量,又為后期機械化作業(yè)和病蟲害防控奠定基礎。具體定植方式采用2 m廂面雙行單株種植,小行距40 cm,株距20 cm。
五
把好茶苗定植和栽后管理技術關
在茶苗定植時,一是掌握好栽種深度,防止過深或過淺,以土壤蓋過根頸為宜,栽植時一定要將土碾細壓實;二是栽好后必須灌足定根水,使茶樹根系與土壤良好接觸,利于根系生長;三是在定植時采用地膜覆蓋,以保持土壤水分,防止雜草生長,提高地溫促進茶樹根系生長。
茶苗栽植完成后的重點工作是防止土壤失水導致茶苗死亡。一是冬季定植后至第二年4月底主要任務是根據(jù)天氣抗旱保苗,到5月初茶樹新根生長后可以配施 3%~5%尿素或沼液;二是在定植第一年應根據(jù)雜草長勢適時適度除草。既要防止雜草生長旺盛出現(xiàn)草害,又需防止過度除草損傷茶苗根系導致死苗。茶園雜草只要不影響茶樹生長可以不除,防止除草時損傷茶樹根系,茶園內有一定數(shù)量的雜草還可為茶樹提供遮陽,防止茶苗因太陽曝曬失水死亡。
六
配套種植生態(tài)林
茶園建設完成后,為了提高植物多樣性,防控病蟲害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增加茶園綜合效益,可在茶園內按行距6 m、株距6 m配套種植喬木型生態(tài)樹,即“茶+林”模式,布局上可采用在茶園間作林木樹種或采用2~3行茶樹1行林木的套作模式,樹種的選擇要考慮茶林共生、生長互促,也可以結合茶旅游,選擇如“茶+桂花樹”“茶+銀杏樹”等,也可以在保證茶園用藥安全前提下間(套)作李、梨等經(jīng)濟作物,既解決了茶林用地矛盾沖突,又能提高茶園綠色防控病蟲害效果,還能增加茶園綜合收益。
(具體內容詳見《中國茶葉》2020年第12期,P62-63,78,《丘陵地區(qū)標準化茶園建設淺見》,作者:羅清
作者簡介
羅清,宜賓農校茶葉專業(yè)畢業(yè),就職于宜賓市翠屏區(qū)農業(yè)農村局茶葉站,歷任工作員、副站長、站長,高級農藝師。長期從事茶葉生產技術指導工作,特別專長于丘陵地區(qū)標準化建設、茶樹栽培管理、茶園病蟲害防治方面等方面。
來源:中國茶葉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