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夫茶”即是精制紅茶的一種。由于初制、精制過程中加工十分精細(xì),下的工夫十分深刻,故名工夫茶,屬紅茶類。
在清代時(shí)是指紅茶及部分武夷巖茶。清僧釋超全,布衣,明亡后在清康熙三十年入武夷山為僧與武夷茶結(jié)緣。其作《武夷茶歌》中有“如梅斯馥蘭斯香,大抵焙得候香氣。鼎中籠上爐火溫,心閑手敏工夫細(xì)。”說明他看到的武夷佳茗,是靠“工夫細(xì)”制出來的。這里的“工夫”顯而易見是力氣、時(shí)間之意后來逐漸引申為花費(fèi)工夫做出的好茶。清人劉埥,雍正十年在福建崇安縣為令三年,他在《片刻余閑集》中寫到:“武夷茶高下共分兩種,巖茶中最高老者曰老樅小種,次則小種,次則小種工夫,次則工夫,次則工夫花茶,次則花香……”說明在200多年前“工夫”就是指茶之名稱,且為較珍貴之茶。被稱為當(dāng)代茶圣的吳覺農(nóng)先生主編的《中國地方志茶葉資料選輯》載:武夷巖茶與紅茶都有稱為工夫茶的品種。
民國之后,巖茶就沒有冠以“工夫”字眼了,“工夫”則全指紅茶。如陳宗懋主編的《中國茶經(jīng)·紅茶篇》中,將紅茶分為正山小種、小種紅茶、紅碎茶三大類,且按地域分為:閩紅工夫、祁紅工夫、宜紅工夫、滇紅工夫等等。
2
“功夫茶”是茶飲的一種,由于煮制和啜飲時(shí)太講究,費(fèi)功夫而得名,功夫茶盛行于閩南的云霄、漳州、東山、廈門和廣東的潮州、汕頭等地,經(jīng)久不衰。
最早記載品飲功夫茶文字,是清·乾隆二十七年的《龍溪縣志》中《風(fēng)俗》篇記載,“靈山寺茶俗貴之,近則遠(yuǎn)購武夷茶,以五日至,至則斗茶,必以大彬之壺,必以若琛之杯,必以大壯之爐,扇必以琯溪之蒲,盛必以長竹之筐。凡烹茗,以水為本,火候佐之,水以三叉河為上,惠泉次之。窮山僻壤,亦多耽此者,茶之費(fèi),歲數(shù)千”這篇短文從茶葉、茶具到擇水,火候,與閩南粵東的功夫茶十分接近。
近代著名文人梁實(shí)秋在《喝茶》中寫道:“茶之以濃釅勝者,莫過于工夫茶(指茶名),這茶具有解酒之功,如嚼橄欖,舌根微澀,好象越喝越渴,欲罷不能”。功夫茶的藝術(shù),全在烹法。茶葉的精選(烏龍茶為主)茶具的精美(紫砂壺為上)水質(zhì)的優(yōu)良,活火的用料,烹茶的技藝。都含“功夫”之精到。在飲功夫茶之地,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套精美茶具。每逢家人閑聚,或賓客登門,便沖泡功夫茶,顯得親切融洽,充滿敬愛和諧的文化意境。凡是飲過功夫茶者無不贊不絕口,留著美好的回憶;這就是功夫茶的功夫。
“功夫茶”的泡飲技藝經(jīng)發(fā)展、完善,程序雖繁復(fù),卻富涵文化,因而為飲者效仿、沿用。如今的武夷茶藝、閩式功夫茶、臺(tái)灣功夫茶茶藝等都是在此基礎(chǔ)上挖掘、深化而來的,已成了閩、粵、臺(tái)的飲茶藝術(shù)。近幾年來功夫茶藝已向中國北方傳播,為北國飲者賞識(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