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廣大普洱茶愛好者來說,普洱茶的品質鑒別和沖泡是兩大重要研究內容。沖泡是將茶賦予生命,并轉化為茶湯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普洱茶沖泡更考驗愛好者的功力和對茶的理解。沖泡容易,泡好不易。俗話說“三分茶葉七分泡”,沖泡的好與壞更直接影響了茶葉和茶湯的品質。
?
普洱茶沖泡藝術三要素:技術、細節(jié)、賦予茶湯以情感。
?
泡好一杯普洱茶,首先技術是基礎。普洱茶沖泡是講究技術的?,F在社會上有各種沖泡普洱茶的技術流派,各種流派各有所長,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我們不應徘徊或疑惑某種流派,也不應該討論各種技術流派的優(yōu)與劣。而應討論你所學的流派的技術的掌握、熟練和運用程度。熟練掌握技能沒有什么捷徑可尋,只能通過長期大量的走心的練習,才能達到最后見茶沏茶、運用自如的境界。
泡好一杯普洱茶,其次細節(jié)決定成敗。好的茶湯是諸多細節(jié)的體現。細節(jié)不僅指沖泡技術,同時還包括例如水質、器具、醒茶程度、氣壓、環(huán)境等等影響沖泡的各種因素。這里每個細節(jié)里面又包含著若干小細節(jié)。這些細節(jié)都會都影響茶湯的口感,增加了茶湯口感的不確定性。為追求一口完美的茶湯,就要不斷精進沖泡技術,注意并調節(jié)各種細節(jié)因素,當我們技術上略有長進或者細節(jié)上又有了新的總結,心情就會非常愉悅,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也是玩普洱茶的樂趣之一。
但沖泡上我們只追求不斷精進的沖泡技術,把握住各種有關細節(jié)就夠了嗎?就能達到普洱茶沖泡藝術的巔峰了嗎?泡好一杯普洱茶最重要的是要賦予茶湯以情感。
普洱茶沖泡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藝術是個復雜的概念,總的來說藝術是美學的一部分,而美學又是哲學的分枝。藝術同時具有形象性、主體性、審美性的特點。
藝術是主觀的,藝術的靈魂是思想和情感。這里的靈魂既包括作者思想和情感也包括藝術品所傳達的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且情感與思想認知是交融在一起的。沒有情感的說教不是藝術,沒有思想的情感也不能產生藝術。真正的藝術活動是情感體驗與邏輯認知的統(tǒng)一。魯迅先生說過: “畫家所畫的,雕塑家所雕塑的表面上是一張畫、一個雕像?,其實是他的思想和人格的表現?!饼R白石的蝦和草蟲畫,為什么那么有名,除了畫家畫技高超外更多的是作品的意境,傳達作者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追求。
我們再說茶湯,茶湯不僅能表現茶葉本質的優(yōu)劣還能體現出沏茶者技藝的高低,同時更能表現沏茶者的心境和情感。我們經常說的湯感,不是指生津、回甘等茶葉品質的表現,也不僅僅是口腔內觸覺神經引起的粘稠度、滑度、粗糙細膩度等,更多的是對這款茶湯的主觀感覺,是感性的認識。
比如,一般情況下,老者和年輕人相比,老者的湯感更深邃些,年輕人泡的湯感更張揚些;男人泡的茶感更剛烈些,女人泡的茶更陰柔些;這是由這些不同的人的心境和性格決定的?;蛘?,有時候我們品完茶后會說這個沏茶的人心很靜讓人喝完很舒服或者說喝了這個茶湯讓人感覺很躁……反過來,同一個人,兩種不同的心境,高興的或者悲哀的,激動的或者平靜的,疲憊的或者充沛的,都會影響茶湯品質和湯感。
所以茶湯跟歌曲、雕像、繪畫、書法、詩詞等文藝作品一樣,既考驗創(chuàng)造者的技術和技法,又能傳達創(chuàng)作者的心境和某些思想。只不過好的茶湯跟好的書法、詩詞、歌曲、雕像一樣一定是讓品飲者感覺到美的、愉悅的、舒服的或者引起心理共鳴的。而沖泡過程更是一個創(chuàng)作藝術的過程。
所以普洱茶沖泡藝術不僅是理性的,是沖泡者技術的體現。是各種細節(jié)的把控能力。更是感性的,是沖泡者將內心思想、情緒、情感、狀態(tài)融入茶湯之中,讓品飲者主觀感受的過程。
?
所以普洱茶沖泡藝術三要素,一、技術是基礎。二、把控細節(jié)是關鍵,三、而賦予茶湯以情感,則是靈魂。三者缺一不可。
?
那么我們?yōu)槭裁匆勂斩铔_泡藝術中要賦予情感和感受及在練習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呢?
?
一、談普洱茶沖泡藝術談茶湯之美,首先是泡茶者自身修身養(yǎng)性的需要。
朱光潛老先生1932年在《談美》一書中寫到“我相信中國社會鬧得如此之糕,不完全是制度的問題,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壞,我相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幾句道德家言說可了,一定要從怡情養(yǎng)性做起,一定要有于飽食暖衣、高官厚祿等等之外,別有較高尚、較純潔的乞求。要求人心凈化,先要求人生美化?!?/span>
是啊,現如今,社會物欲橫流,急功近利。人心如此浮躁不踏實。造成了是非的曲解和道德的滑坡,但往往當你浮躁不踏實的做完某事的時候,回頭看,你卻發(fā)現或許做了丟了西瓜撿芝麻的事情。人生的路走的越久,你就會發(fā)現,人間正道是滄桑。但這不是看幾集于丹老師的國學講座,就能凈化人心,滿身正能量了。要想凈化人心一定要從怡情養(yǎng)性做起,一定要有除了追求金錢、物質、權利以外的心理要求,一定要有人生美化的心里追求。而想要人生美化我們何不從某一點某一你喜歡的愛好入手,而對于普洱茶愛好者來說,從普洱茶沖泡入手,要求茶湯美化,修身養(yǎng)性,從而凈化心靈,沉淀自我。只有這樣,才會越來越有“精”“氣”“神”。
?
二、創(chuàng)作藝術的過程是不能有功利心的,沏茶也要拋開利害關系和雜念,不能帶有功利心。我們生活在社會中,總會被社會上的各種利害關系所左右,被各種規(guī)則和潛規(guī)則所左右,難免俗氣。筆者也俗,不是清心寡欲之人,也追求向往更好的美好生活,也經常套路或者被套路,看見美女眼睛也直,喝多了也上樹。這很正常,連大師都說實際的人生某部分是實用的活動,某部分是科學的活動,某部分是美感的活動。但這三方面是和諧的,不是分開的。所以俗不可怕,可怕的是什么都俗,什么事情都帶有功利心。人生情趣的活動就不應該帶有功利心和利害關系。對于把喝茶當做一個情趣的人來說,沖泡普洱茶更應是為了滿足理想和情趣,追求藝術追求美的活動。拋開厲害關系,不斤斤計較厲害得失。也只有用出世的精神來做入世的事情的時候,才會把你人生中的一部分變成藝術化美化。這不僅是自我修身養(yǎng)性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自己變得有宏遠目標和豁達胸襟的過程,更是用來指導你人生實用活動的過程。
或許我們的人生就是一種較為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這部作品可以是藝術的,也可以不是藝術的,藝術與不藝術,美與不美都在于你本人的創(chuàng)作,怎么創(chuàng)作。“無所為而為”或許才是創(chuàng)作之本把,這時我又想起了岡倉天心那句經典的話“本質上,茶道是一種對‘殘缺’的崇拜,是在我們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吧,為了成就某種可能的完美,所進行的溫柔的試探”(《茶之書》)。二者或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三、普洱茶沖泡藝術作為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它的作用是反作用于現實世界的。我們經常說藝術來源于現實,而高于現實。而忘了藝術的作用是通過藝術品的解讀和觀照來引起思想上的共鳴,潛移默化的接受作品的觀念,從而影響現實生活。作為藝術有四個要素,既現實世界、作者、作品、欣賞者?,F實世界,作者所經歷和感受的,形成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和思想,并通過作品表達出去,當欣賞者與作者產生共鳴,接受了作者的觀念,認同了作者的關系,就會無形中影響現實生活。沏茶也是這樣,茶湯也是藝術作品,也是沏茶者思想和感受的傳遞過程,當品茶的人感受茶湯之美的時候,也能感受沏茶者對生活的態(tài)度,對事物的看法,對美的感受,品飲者才會引起心理共鳴,從而潛移默化的接受茶湯所傳遞的觀念。
?
我們還要分清快感和美感的關系,還要知道美感和聯想的關系,還要了解創(chuàng)作和模仿的關系……總之談藝術我們可以多看看有關方面的書籍和文章,多觸類旁通的通過了解藝術的內容來充分理解普洱茶沖泡藝術的精髓所在。
?
普洱茶沖泡藝術既是物質的,又是精神的,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既是客觀的又是主觀的。想達到普洱茶沖泡藝術的巔峰不是輕而易舉的,它就像練習電影《功夫》里的如來神掌一樣,沒有人能說清它到底分為幾個階段,它與練習者的悟性、走心程度和勤奮程度有關。讓我們踏踏實實的從自己的愛好如手,一點一滴踏踏實實地認真習學茶之技,體悟茶之道。
作者:藍色月光,男,沈陽人,普洱茶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