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料的目數,就是在練泥的過程中,有一個篩的過程,就是一平方英寸的篩網上有多少孔的意思。比如:50目的泥料,就是說一平方英寸的篩網上有50個小孔(一英寸等于25.4毫米)目數這個數值越大,說明這個粉料越細,反之就越粗。
紫砂壺的目數,也有人稱為“碼數”,其實就是篩選紫砂泥用的篩網,上面每平方厘米中的小孔的個數。
常用
目數
最常用的目數,有24目、32目、40目、60目、80目、100目等,如果有特殊要求,可以增加。單純的說數字,可能大家不是很好理解,下面就詳細的對比圖片看一下。
大部分用紫砂壺的人,應該不關心你這個紫砂泥料到底是怎么個篩選或者煉制的,我們最關心的是,這個目數的高低,會影響到我這一把紫砂壺的品質或者使用效果嗎?
1、目數的高低一定會影響到紫砂壺的質感呈現。目數越高的紫砂泥,越細,那做出來的紫砂壺,也一定是相對更細膩的,顆粒不會太過于粗大。
反之,目數低的紫砂泥,做出來的紫砂壺,一定相對顆粒更粗些,手感也不會那么細膩,紫砂的質感應該更突出。
上圖大家大概看的出目數不同呈現的效果,那回到重點,這個目數,會導致紫砂呈現出來的感覺和顆粒,可是這不會影響紫砂壺做出來的品質?
其實這個完全是個人喜歡,因為粗細程度不一樣!
曾經看到有某些微信上的言論,說40目的紫砂泥才是最合適的,又有網站說,60目的紫砂泥才是最好的!把新入門的壺友耍的團團轉,一時間不知道如何選擇。如果可以這么篤定的說,某一種目數就最好,那為什么有其他目數的紫砂泥的存在?
泥的目數和紫砂壺的透氣性有沒有關系?
紫砂泥目數的不同,對紫砂壺透氣性的影響有嗎?也許有,那影響大嗎?不大。紫砂泥料的透氣性是由它原有的氣孔多少來決定的,而氣孔的多少,是紫砂本身特性所決定的,而不是外觀顆粒大小來決定的。
不能說我把紫砂泥料磨細了,它的氣孔就會少了,或者把紫砂泥料磨粗了,氣孔就會增加了。
透氣性并不等同于透水性,不要搞混淆。退一步說,就算目數粗的壺透氣性要有些變化,但那也是非常輕微的,也沒聽說有什么機器能測出其中具體的差別。
以下是不同泥料 不同目數的細節(jié)圖
如果為求心理安慰,那可以考慮為選擇目數低的紫砂壺,但是這個目數最大的影響,其實還是紫砂壺燒制后所呈現的細膩程度。